一直以來,對鮮奶油、奶油球、奶油這些東西,總是傻傻分不清楚,卻總是對它們有一個既定的印象,就是〝不好、不健康、有反式脂肪〞啦!
昨天推薦給大家看的〝請你跟我這樣過〞,節目中有一段講到 – 其實鮮奶油沒有什麼不好,像那種瘦瘦的小朋友吃,並不會怎樣…
聽到這句話時,那天本來躺在沙發上休養的我,頓時從沙發上坐起來…
因此,大家應該都有注意到,這次我的布丁有加入鮮奶油,
一來是因為覺得份量挺少的,我想試試原食譜的口感...
二來是因為麥芽雖然照相起來看起來不瘦,但她本人總是被嫌瘦,所以打算給她一點鮮奶油補一補 (這)…
結果,昨天晚餐喝咖啡時,上面有一些鮮奶油,忍不住我就餵了麥芽吃,蕭告哥直說那都是反式脂肪,
充滿疑惑的我,於是開始了這個〝打開鮮奶油謎團〞之旅~~~
(↑ 總統牌President動物性鮮奶油)
鮮奶油分成 動物性鮮奶油 和 植物性鮮奶油
動物性鮮奶油 – 其實,真正的鮮奶油,就是生乳分離出來的乳脂肪(我都想像它是母乳上面浮著的那層東西)~~~
所以嚴格說起來,動物性鮮奶油,並沒有什麼不好,只是脂肪含量較高,且依照脂肪含量,還有分成很多種,
Light cream / half & half / coffee cream (乳脂肪含量10~20%)
Light whipping cream (乳脂肪含量30~36%)
Heavy whipping crean (乳脂肪含量36~40%)
Double cream (乳脂肪含量> 40%)
Sour cream (發酵過的酸奶油)
(資料綜合自:關於鮮奶油、奶油、奶球與一些有的沒有的。(上)、動物性vs植物性鮮奶油)
一般我們在台灣買的液狀鮮奶油,就是生乳的乳脂肪,稱為Whipping Cream,打發的鮮奶油,就稱為打發鮮奶油 / 發泡鮮奶油 Whipped Cream。
知道了動物性鮮奶油是怎麼來的,就知道奶蛋素的人,其實是可以吃動物性鮮奶油噢!
不過,有一部分的動物性鮮奶油加有明膠 (很像吉利丁的東西),這些凝結劑是用魚或是動物的結締組織去提煉的,吃素的人不能吃…
部份的鮮奶油加有素食可用的凝結劑 (鹿角菜膠,藻類提煉),所以,吃素的人,買動物性鮮奶油時,只要特別注意裡頭的成分,就可以挑著吃噢!
植物性鮮奶油 – 所謂的植物性鮮奶油,就是〝人造奶油〞,主要是用棕櫚油、玉米糖漿、氫化物製成…
大家耳熟的乳瑪琳、奶油球、塗麵包的奶油等等,大多屬於植物性鮮奶油,裡頭並沒有什麼牛奶成分,
屬於加工品,對人體都不好,價格相對比較低,狀態也較穩定,所以蛋糕店、烘培店愛用~~~
打發後的動物性鮮奶油頂多維持數小時,植物性鮮奶油打發後卻可以維持好幾天...
如果是價格低廉的蛋糕或麵包,應該可以說是百分之百使用植物性鮮奶油了...
剛剛一搜尋,才發現我買的President總統牌是動物性鮮奶油,
長春的那罐,是植物性鮮奶油 (液狀的植物性鮮奶油通常有分含糖和不含糖,長春的植物性鮮奶油,有分藍色和紅色,一個有糖一個無糖),
那天我因為長春的便宜幾塊錢,差一點就帶長春回家了…
此外,動物性鮮奶油中,也有一些〝天然反式脂肪〞,對人體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。
資料來源:
[轉載]原來我們每天都在吃反式脂肪 & 假原料 & 致癌物質
http://www.healthcastle.com/butter-or-margarine.shtml
所以,大部分的〝動物性鮮奶油〞,奶蛋素食者可用,
〝植物性鮮奶油〞,卻沒有如它的名字一般,那麼天然!
是說,究竟是誰幫這些鮮奶油取名字的呀?
下次買鮮奶油時,只要特別注意是動物性或是植物性,就可以適量安心地食用囉!
當然,我並不會因此給麥芽吃太多鮮奶油!可以的話,還是盡量用鮮奶替代,
好的鮮奶油非常不易保存,打開後就不是像上面的保存期限,可以放幾個月,盡量在一個禮拜內,儘快用完...
其實,我開始懷念起英國賣場隨處可見的鮮奶油,都是像優格一樣一小杯一小杯的,保存期限也都像鮮奶一樣短,
不像台灣大賣場買到的鮮奶油,可以放幾個月...
我想,那才是更天然的吧!
(今天的初心,讓我有一種〝寫論文〞的FU...)
鮮奶油吃不完怎麼辦?更多鮮奶油應用:
【初心365-125】超滿意的自製甜點 - 焦糖布丁!(參考咩媽食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