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0621_01.jpg

 上週末完成了一天半(12小時)的志工基礎訓練培訓,感謝蕭告哥和麥芽的配合,讓媽我可以抽身去上這麼有趣的課!

老話一句,有關志工類的分享不是要顯得自己多麼有愛心,而這句話之後也不會再重複了。

這篇主要是提供一些志工培訓的資訊。如果你跟我一樣,偶爾有想要從事志工服務,卻又不太知道如何有系統的開始,也許這篇文章會對你有幫助。

 

志工 vs. 義工

其實大家通常都混為一談啦!哈哈!

白話文地說,志工是有牌的,義工是無牌的。政府在民國90年就有頒定了「志工服務法」。

所以志工可以說是一種較長期、有系統的服務行為,背後有法可以遵循。義工就比較屬於偶發。

其實這些都只是名詞解讀,舉個例子,如果你成為導護媽媽 (教育類志工),是不能想去的時候就去,不想去就在家睡覺這麼隨便的。

不去的話必須事先告知所屬的志工單位,讓人家提早安排...

 

為什麼想當志工呢?

老師說得很好:這個問題多數人都回答不出來,因為每個人背後的動機都蠻複雜的,想來當志工的原因也有很多~

另一位老師給〝志願服務〞的定義改寫得較白話文:「志願服務」通常是指一群人本著服務的熱忱及個人的自願不計報酬付出時間、財物、勞力、經驗、知識、技術,以追求公共利益協助別人解決困難

周末培訓的時候,來上課的年齡從最小的小四,到最老的75歲!

很多小學生是被爸爸媽媽叫來當志工的,可能不是出於自願,呵!

而且目前教育部把志工時數當成國中生升學評量的一項參考依據,多少也扭曲了當志工應有的初心和本意...

 

如果要問我自己為什麼要當志工?真的就像老師說的那樣,動機釐不清~~~

但其實追溯起來,原因好像只有〝因為做起來很快樂啊〞那麼單純...

20160621_05.JPG

我大概是從大學開始偶爾有機會接觸〝義工〞活動,第一次帶身心障礙者去逛動物園 (前排紫色衣服那是我),

扶著我的手的是我那天的學員,當天是由一個義工搭配一個學員,由我們帶他們逛動物園,他們的家長親人們也有陪同~~~

平常我們覺得很無聊普通的動物圓,對他們而言可是非常開心非常好玩!

我的學員幾乎是當天年紀最大的,應該是可以當我爸爸的年紀,而帶他來的媽媽就是可以當我奶奶的年紀...

看著老太太牽著她的兒子,我的心情真的是五味雜晨,

也許你以為就是這樣而已?沒有!

那天我的學員和另外一位學員好像只是拿午餐,走路時肩膀撞到一下,兩個學員就差一點要打起來了!

我才發現原來他們不管活到幾歲,行為可能都像個小孩子。

照顧這樣的孩子,何其辛苦?我們實在無法想像...

 

我媽應該也是影響我當志工的人~~~

那次她知道我是要去帶身心障礙者,小時候零用錢都由我爸發放,覺得我媽荷包總是緊緊的,

但她卻在我出門前拿了幾張大鈔給我,叫我記得捐給主辦單位...

20160621_04.JPG

出社會後,有次又有機會到偏鄉去和原住民小朋友烤肉...(超黑像土人的就是我,其實我比較像原住民吧!)

其實所謂的偏鄉也不過就是從新店再進去一點的山區,

當天雖然沒空多了解小朋友的家庭狀況,但相信他們當中一定不少是弱勢族群,

讓我震驚的是:怎麼離我們這麼近,和我們的生活就這麼不同?!

20160621_03.JPG

才一天而已,她們就把我當媽了,直到我要走出校門都還黏著我,畫給我的卡片也寫著愛你之類的...

而我不過是她們人生中只存在〝一天〞的過客~~~

開車下山時,我們順道送了一位小朋友回家,他們的家都在好偏遠,每天可能光上學走路就要一兩個小時那樣...

看到房子是黑黑暗暗濕濕的木造or磚頭屋,心頓時又酸了起來...

還有一次和公司愛心社去做家事服務...

 

某位老師說:我發現很奇怪耶!當志工沒有薪水,大家做得這麼高興,上班有薪水,卻看大家做得愁眉苦臉~~~

這都是因為有「愛」的緣故,也深深體會老師說的「付出所餘,助人不足」的道理...

 

志工有哪些?

上基礎訓練前,其實我了解的志工範圍不外乎就是一般學校長期的:導護媽媽、晨光媽媽(講故事)、圖書館志工等等,

來上志工訓練的目的也是希望多了解,有哪些可以做的...

原來警察局也有志工、醫院也有很多志工(那天剛好有朋友跟我聊到醫院的外語志工)、政府機關甚至監獄也有很多志工!

除此之外,也可以透過NPO (Nonprofit Organization,非營利組織) 的方式...

當天的老師就是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理事長,提到了如彭婉如基金會大致雜誌(協助街友)、喜憨兒烘培屋黑暗對話(盲胞)、多扶接送公平交易咖啡等等例子,

利用創意的點子,不需靠政府補助、不需要靠捐款,只要用心也能成為幫助人的企業家~~~

如果當今企業在營利之外,都懂得執行〝環境保護〞和〝社會責任〞的話,也就不會有這麼多食安問題出現了...

 

這讓我想起我出社會第一份工作、第一次面試,

我的老闆寫信來說,他在我和另一位候選人中猶豫,但因為另一位候選人有「就學貸款」,他覺得他有社會責任給她一份工作,問我願不願意將這個工作機會給她?

這是第一個和我提〝社會責任〞的人,後來也成了我很敬重的老闆。(因為後來那位候選人應徵上了卻沒有報到)

 

也有一位講師,目前是國小校長,一直以來她也著力於新住民的教育學習 (外籍配偶的教育問題),

甚至志願當起外配的〝經紀人〞,最後那位新住民莫愛芳小姐甚至成了金鐘影后!

她也指出很多外配都有家暴問題,別小看這些外勞、外配,很多在她們國家甚至都有大學畢業!

(記得當年我在竹科上班,產線就有菲律賓的體育、社會老師,可見國家不富強時,就算念到再高的學位都要出外打拼、出賣勞力)

這些都讓我覺得,志工可以做的範疇真的很廣,現今社會中到處都存在弱勢族群~~~

20160621_02.jpg

如何開始志工服務?

志工訓練基本上分為基礎訓練 / 特殊訓練 / 成長訓練 / 領導訓練四種,以下只介紹基礎訓練 / 特殊訓練

其中,基礎訓練是十二小時,完成拿到證書後,就可以請妳所服務的單位幫忙申請「志願服務手冊」(無法透過個人申請)。

有了手冊日後就可以紀錄服務時數,目前是規定在拿到手冊前,服務的時數是不列入計算的。

當志工服務年資滿三年,服務時數達三百小時以上,可申請志願服務榮譽卡。

憑志願服務榮譽卡,全台灣有一些場所是志工可免費進入參觀。(衛福部志工服務資訊網 榮譽卡專區)

 

特殊訓練則不一定是十二小時,視服務單位需要。

如教育類的有教育類的特殊訓練,資訊類的有資訊類的特殊訓練等,不是必要,視運用單位(用你的單位)規定。

 

方法一:大家可以透過衛福部志工服務資訊網得到這些訓練的消息 (點選「公告區」→「教育訓練消息」)

方法二:在台北的朋友,可以至臺北市志工服務推廣中心網站,點選「志工專區」→「志工基礎/特殊訓練」

方法三:也可以透過台北e網直接線上上課噢!(注意要先申請會員,在選課中心裡,直接搜尋〝志工基礎〞或是〝志工特殊〞等)

不過選擇線上上課,完成時是需要考試的,如基礎訓練就要閱讀540分鐘,考試要70分以上,隔天能自行上網列印證書唷!

(因為我是直接去現場上課,線上測驗的資訊我是參考這篇文章)

親臨現場的好處是可以聽到好多好多講師有趣的故事分享(這次六位講師裡有兩位是充滿服務熱忱的校長)...

一下讓我笑到肚子痛,一下又放影片讓全場看得流淚...

 

方法四:直接上想去當志工的單位網站查詢

例如,如果想到家附近的小學當志工,可以上那小學的網站去看看有沒有志工訓練和需求,

像這次的基礎訓練,就是透過故事媽媽們的資訊,告訴我附近國小有開志工基礎訓練課程,報名很踴躍,一下就額滿了呢!所以我沒有報名到這次的特殊訓練。

 

其實不管有沒有參加過基礎訓練或是特殊訓練,都還是可以當志工唷!

對於我,其實重點也不是那些時數的累積,而是透過上課的分享,了解了更多志工的倫理、內涵和志願服務的管道。

我也看到很多媽媽都已經當了大半輩子的志工,才來上課的...

 

哪裡需要志工?

1. 可以直接透過衛福部的網站,點選「我要當志工」

2. 志工媒合平台

 

當了一學期的志工故事媽媽,其實偶爾還是會見到有些人為了搶志工隊長這個位置,惹出一些紛紛擾擾。

蕭告哥常常笑說:奇怪,到底在爭什麼?又沒有薪水!

寫這篇的用意,也是希望自己不管未來志工路如何,都不要忘記最一開始的初心和初衷!

 

妳想給自己人生什麼價值呢?給自己什麼人生經驗呢?

 

附上讓人淚流滿面的影片們:

↓ 這社會上有多少人為了賺錢在鬥爭,卻也有人就算家庭陷入困頓,也不願意接受救助,只因為她覺得她還有能力做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lla 的頭像
    Bella

    曾經

    B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