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給麥芽讀了這本故事書,覺得好好笑呀!忍不住快來分享~~~
這本是我在找Make Faces貼紙書意外發現的,最近又購入了第二本Make Faces。
《白熊的內褲》和《Make Faces》都是相同作者Tupera Tupera,
上網偷瞄了一下內容,連結局也沒看,只覺得好像很幽默風趣、字不會太多,就放入購物車了~~~
這本書的書腰做得好可愛,就是內褲的形狀!
平常書腰都會拆下,嫌麻煩就丟掉,但這麼有梗的書腰,誰會捨得丟掉呢?
就讓我們把白熊的內褲脫下,開始講故事吧!(不脫還真的不能講呢!)
故事就在白熊說:〝我的內褲好像不見了〞開始的~~~
除了白熊之外,另一個角色是小老鼠。
爸媽可以利用兩個聲音的變換,讓故事更生動有趣唷!
接著是一連串猜內褲的遊戲唷!
兩歲以上的孩子,對於這樣簡單有互動的繪本已經非常有感了~~~
每次買到非常適合那陣子念的繪本,我就會特別興奮!可見選一本適合孩子當時年紀、心境的繪本真的不太容易呢!
當然,好的繪本也可以有很多種講法,來配合孩子當時的心智程度,但真的就比較考驗父母親的應變能力囉!
麥芽才聽完一次,第二次馬上就記得這件條紋內褲是〝斑馬的〞了!
斑馬的頭髮們綁好多蝴蝶結呢!
而且內褲上都有一些訊息和暗示,麥芽看到這件內褲好興奮呀!
有:棒棒糖、薯條、甜甜圈、糖果、蛋糕、餅乾等,每一個她都認得,如數家珍喊得好大聲,
連在廚房洗碗的蕭告哥都說:這麼興奮噢!
原來是小豬的內褲呀!
看到一件好小的內褲也覺得好好笑~~~哈哈!
原來是蝴蝶的內褲呀!
(麥芽看到蝴蝶,馬上手臂張開,展翅表演蝴蝶的動作...)
目前講繪本或故事時,我比較沒有帶入:吃掉、死掉、咬、打啊等等比較負面的題材,所以麥芽無法聯想貓咪會吃老鼠這件事~~~
這一頁也只是講〝貓咪很愛抓老鼠〞這樣而已...
讀繪本到現在,我比較推崇〝從正向題材開始〞。
因為個人經驗,像一開始的《No, David!》中,多是爬高高、沒穿內褲跑來跑去等等哥哥 (我用哥哥取代大衛David) 做盡調皮搗蛋之事,
日後麥芽會模仿哥哥的調皮,並說:我和哥哥一樣爬高高 或是 我和哥哥一樣沒穿內褲跑來跑去~~~
多少覺得提供了孩子一些不良的模仿對象,不過可能也是我講得方向不好,雖說小孩偶爾小小的調皮搗蛋是也無傷大雅,但日後我在選繪本就會盡量避開,呵!
死亡我覺得可以等孩子再大一點再帶入,
至於什麼虎姑婆、大野狼吃掉小孩、綿羊、小豬等等,我則是比較偏向講可愛有趣的版本,比如說用〝抓〞的,不想讓孩子對這些角色產生恐懼和害怕...
這件圓點點內褲是烏賊先生的,麥芽也比較無法聯想,
只能用有十個小波浪聯想十隻腳?還是用藍色點點聯想水中泡泡呢?(搔頭)
不過回到這個紅蘿蔔內褲,麥芽又可以猜到是兔兔的囉!
而且還帶在頭上呢!麥芽繼續笑~~~
結果白熊的內褲到底在哪呀?
結局就是〝白熊今天穿白色內褲,它自己忘了啦!〞
非常可愛又有梗吧!
從兩歲開始,麥芽在學校的時間就陸續在戒尿布,回到家的狀況則一陣一陣,有時候都要去馬桶上廁所,有時候還是堅持要尿/便在尿布上...
去年底老師說她在學校都可以在馬桶上上廁所,所以可以開始每天穿小內褲了...
我們則是採取耐心等待孩子準備好的那一刻,並不特別逼迫,麥芽則是很喜歡穿小內褲,哈!
我們終於從翻翻書、操作書、貼紙書等等晉身前往比較完整性的故事繪本囉!
媽媽我好喜歡這個故事呀!希望妳也喜歡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