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是什麼親子兒童專家,帶孩子的經驗也只有麥芽一枚,但很多時候,我真得很愛思考教養這件事...
大家看到的麥芽,總是一副乖寶寶的模樣 (有嗎?)...
一歲半開始會自己吃飯喝水得很不錯、睡覺時間很固定,喝奶副食品等都不用人操心,
出門吃飯,大部份的時間乖乖坐著吃,看起來完全〝不磨爹娘〞!
如果妳跟我一樣,有一個〝貌似天使寶寶〞的孩子,
應該會遇到不少媽媽用羨慕地眼光,對妳說:哎!如果妳生到像我這種惡魔寶寶,妳就知道了!
每次聽到這句話,我總是笑而不答。
因為,我不覺得自己只是因為好運,所以生到了一個天使寶寶...
我不覺得〝因為妳的孩子天生好帶〞,我和蕭告哥就比別人輕鬆...
為人父母的,並不是只要把教養任務,推給一句〝誰叫我生到一個好皮、好難教、教不會的孩子!〞,就可以卸責...
當然,我為這些父母心疼,因為他們一定鮮少從教養孩子,得到成就感,
在教養孩子這條路痛苦著,可能還要持續地承受惡性循環...
更心疼這些孩子,其實他們應該也可以是天使寶寶,也可以受到很多疼愛,只是沒有被正確的引導,
但他們卻是最直接承受結果的人,在成長的過程中,得要不停受責備...
麥芽即將步入兩歲,我和蕭告哥,也常常頭痛麥芽不停:不要、不要!
常常不自己走路,雙手伸高高,要人家抱...
早上起床,歡著要把枕頭、玩具抱去學校等等...
吃飯也總有不乖乖吃的時候~~~
父母親有時間時,不妨探討一下孩子的這些行為,
其實她們並不是不乖,她們只是用她們的方法,在表達意見。
只是,大人可能恰巧在忙,也許是忙著自己要滑手機,
早上忙著趕上班上學,沒有時間和耐性,好好看到孩子吵鬧背後的本質。
大人總是以自己的本位出發,
覺得〝孩子打擾了我〞、〝孩子又拖時間,害我遲到〞、〝孩子又在大庭廣眾下吵鬧,害我沒面子〞等...
我們家男人,其實也是很怕孩子不乖、盧小小、歡逼巴的,彷彿理智線隨時都可以斷掉...
但最近這些日子以來,我很明顯地看到他的改變:
1. 當孩子又執著帶某個玩具或物品出門時,他會懂得用其它東西轉移她注意力,然後和我很有默契地,快把那樣東西藏起來...
2. 孩子討抱時,他不會和孩子執著於〝不行,妳要自己走〞,而是會說:爸爸手上拿好多東西,沒辦法抱,不然麥芽幫爸爸拿這個,我們一起走好不好?
3. 孩子說:不要、不要的時候,不需要有什麼太大的反應,而是提出其他選項讓她選擇~~~
4. 盡量抓寬鬆一點的時間,早上早10鐘起床,多一點時間準備,就不會常常因為趕時間,失去了和孩子溝通的耐性...
父母都是需要練習的,我和蕭告哥,也常常私底下在腦筋急轉彎這些方法...
我們不敢說,我們在教育孩子上,有什麼成就。
但我們真心覺得,在這條路上,付出100,絕對可以獲得孩子120的回饋~~~
孩子和父母,都需要被〝正面〞的引導和鼓勵,盡量不要對另一半或孩子做負面的評價...
我個人覺得,除非是孩子先天生理上有什麼不舒服,才會比較有所謂的〝不好帶〞,
否則個性上,相信每個孩子應該都是天生本善的,而孩子表現的,都是投射大人對她的行為和教導...
放下平板、放下手機,好好聽聽孩子的聲音,瞧瞧你的小天使吧!